之境美术馆
  • 首页
  • 绘画书画
    • 丹青国画
    • 中国壁画
    • 传统版画
    • 图画绘本
  • 书法碑帖
    • 法书法贴
    • 碑帖拓本
    • 印章印谱
    • 笔墨纸砚
  • 工艺综合
    • 工艺器物
    • 织绣刺绣
    • 建筑庭院
    • 民俗杂项
  • 美术素材
    • 设计素材
    • 书籍刊本
    • 图册杂志
  • 浏览专题
    • 绘画专题
    • 书法专题
    • 工艺专题
    • 年代专题
    • 形制专题
    • 素材专题
  • 美术作者
VIP 登录

高逸图轴 | 明代/董其昌
明代/董其昌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董其昌正赋闲居家。由于其子与乡民发生冲突,导致其宅被焚,家资尽丧,此即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董其昌被迫避祸他乡,惶惶往来于吴兴、镇江之间。虽然半年后事态逐渐平息,但董似乎心有余悸,仍旧频频四出游历、访友。此图即为第二年董氏去镇江、太湖间的练湖畔访其旧友蒋道枢,与蒋氏泛舟荆溪时的即兴之作,颇似当年倪瓒弃家隐居太湖时的心境。董其昌此图采用了倪氏典型的笔墨技法,湖滨两岸的浅坡及山丘皆以干笔淡墨施以折带皴,行笔以侧锋为主,笔墨苍逸,极好地表达出倪画中萧散简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晚年身历劫乱后的苍凉心绪。但作者又非简单地仿古,近岸数株盘屈虬结的古木就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董氏画树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画树之法,须专以转折为主……如写字之于转笔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但画一尺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树过于直,不免枯燥、呆板,有曲折才见变化、生意。观此图之树,确实起到了点醒画面的作用。近景之树,不仅是连接两岸的桥梁,填补了湖面的大片空白,同时也是作者刻意表现的另一主要物象,它们攲侧的走势以及相互之间纠结牵引的姿态,都使冷寂空阔的景色趋于活跃,表现了董其昌多方面的笔墨技巧。

形制尺寸:立轴,纸本,墨笔,89.5×51.6厘米
收藏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画
水墨画
明代
立轴
收藏
作品下载
  • 下载权限:VIP
  • 作品信息:1幅,6838×15334像素,PNG/JPG,106Mb
  • 版权协议:商业出版或需馆藏机构授权

版权协议仅供参考!百度网盘存储,适用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25 zhijing.art 本站内容通过世界博物馆等公开渠道获取,我们遵守 DMCA,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之境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