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拍摄于1920年至1930年,拍摄地有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地。
约1900年拍摄,六百多幅记录中国地理风俗和反映中国近代史的照片。
书作者对华北地区动物学、地质学所做的某些令人大感兴趣的研究成果。
资料说明 品名作者 克拉克考察队华北行纪历史照片Robert Sterling Clark Chin…
影像记录了抗战结束后内战时期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军事政治、宗教民生等社会状况。
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照片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
美国摄影师诺恩在清末民初北京及周边拍摄的照片,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民生及风貌。
拍摄于1906 年之前,主要记录清末北京城建筑名胜,并包含部分市井风俗与人物。
影像集收录了1920年代的无锡、杭州、上海等江浙地区风光、民俗影像。
影集共一百五十五幅,拍摄地在广东、香港、澳门、福建等地。十九世纪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拍摄的贵重写真集。当时的中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充分捕捉的照片。
记录了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政治军事(重庆谈判、驻华美军、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等)社会民生状况。
20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长城全线的第一次徒步考察记录,向人们真实地展示了100年前中国长城的原始风貌。
1874-1875年,俄国政府向中国派出一支科学贸易考察团,这些照片是研究中国这一历史阶段的宝贵资源。
记录此时期北京、福建、江浙沪、广州、澳门等地风景人物及杜德维家人及其朋友人物肖像,大致拍摄于 1876-1895 年间。
清末北京风景名胜:天宁寺塔、观象台、北海、前门大街、圆明园、万寿山、玉泉山、天坛、十三陵、碧云寺、卧佛寺等
捕捉新中国建设发展中的一个个瞬间,向西方世界客观地介绍新中国的沧桑巨变。
影像集包含416幅照片,记录了清末中国的各种人物、家具、服饰、戏剧、建筑街道、佛像石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