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有北京的城门城墙、天坛、故宫、寺院等内容,真实反映了民国初期北京城风貌。
清末日本驻华北军队及各国使领馆情景,并收录了天津、北京、河北、山海关等地的风景名胜、建筑民俗图片
拍摄地大致有夏威夷、日本、香港、广州、广西、湖北、四川、重庆、江西、上海、河南、河北、北京、沈阳等地。
影像记录:天坛入口、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建筑景观十九帧及袁世凯 1914年冬至祭天场景八帧
封面题名依次为:市面风景、山东省、云冈(大同府)、热河、北京皇宫、美国中国照像片。
民国初期克拉普团队在中国西北石油勘探途中拍摄的山川地质以及人文风情。
燃灯塔、安定门、清漪园、天安门、雍和宫等,是现在所见老北京最早的照片。
拍摄时间在1920年前后,主要是宁夏、甘肃地区的戏剧服饰、街景集市、城楼建筑、水运交通等。
大致拍摄于1920年至1930年,拍摄地有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地。
明十三陵、四川、陕西、南京、杭州等地,题材多为石窟造像、陵墓石刻、古碑汉阙等。
约1900年拍摄,六百多幅记录中国地理风俗和反映中国近代史的照片。
记录了醇亲王奕譞及其家人、仆人、北京的府邸等等,拍摄时间大致为1888年。
中国第一本全方位的女性杂志,多以社会名媛、摩登女性或女学生的照片为封面。
书作者对华北地区动物学、地质学所做的某些令人大感兴趣的研究成果。
资料说明 品名作者 克拉克考察队华北行纪历史照片Robert Sterling Clark Chin…
影像记录了抗战结束后内战时期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军事政治、宗教民生等社会状况。
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照片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
美国摄影师诺恩在清末民初北京及周边拍摄的照片,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民生及风貌。
拍摄于1906 年之前,主要记录清末北京城建筑名胜,并包含部分市井风俗与人物。
影像集收录了1920年代的无锡、杭州、上海等江浙地区风光、民俗影像。
影集共一百五十五幅,拍摄地在广东、香港、澳门、福建等地。十九世纪末。